按照标准化活动的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将标准划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对于国际标准的定义,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界定。我国使用了ISO/IEC指南2中对国际标准的定义,即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织通公开发布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 按照自身的标准制修订程序制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I国国际海事组织(IMO) 等发布具体专业范围内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是由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在区域范围内适用。影响力较大的三大欧洲标准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和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 制定并发布欧洲标准。泛美标准委员会(CO PANT) 制定并发布泛美地区标准。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 SO) 发布非洲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在某个国家的范围内适用。这里的国家标准化机构是指在国家层次上公认的标准机构,例如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英国标准学会(BSI) 、德国标准化学会(DIN)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 、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局(GO STR) 、沙特阿拉伯标准计量质量局(SASO) 等。行业标准是由行业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在某个国家的行业范围内适用。在我国,行业标准是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是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在国家的某个地区范围内适用。在我国,地方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经其批准的设区的市(州、盟)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团体标准是由某个国家的团体标准化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在我国,团体标准化组织可以是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团体标准一般在该团体范围内适用,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制定的团体标准也可能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更大范围内适用, 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 、万维网联盟(W3C) 等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为了在企业内建立最佳秩序,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战略目标,在总结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规定的程序,由企业自己制定并批准发布的各类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遵照规定的程序编制、审批和发布。不过,企业标准制定程序属于企业自己管理权限内的事情,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由企业自主规定。标准可以按照专业领域进行分类, 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 。ICS是ISO于1992年发布的标准文献专用分类法, 根据标准化对象所属的领域和学科特点,划分出三级类目。第一级设40个大类,例如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电信、农业、铁路工程、化工技术等;第一级大类被分为407个二级类,其中的134个被细分为896个三级类。我国除了使用ICS对标准进行分类外, 还同时使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CCS) 。CCS是由我国组织编制的专用于标准文献的分类法, 发布于1989年。该分类法将全部专业划分为24个一级类目,1606个二级类目。其中,一级类目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大类,例如B表示农业、X表示食品等;二级类目用双位数表示,例如B10表示农业中的土壤与肥料。按照标准化对象进行分类,可以将标准划分为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是规定产品需要满足的要求以保证其适用性的标准。产品标准除了包括适用性的要求外,也可直接包括或以引用的方式包括诸如术语、取样、检测、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要求,有时还可包括工艺要求。产品标准根据其规定的是全部的还是部分的必要要求,可区分为完整的标准和非完整的标准。完整的产品标准包括术语、分类、要求、检测、包装、标签等各方面要素,而非完整的产品标准仅包括其中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过程标准是规定过程需要满足的要求以保证其适用性的标准。组织生产的过程、供具体操作人员使用的操作流程等都可能制定过程标准,例如工艺规程、合同订立流程等标准。服务标准是规定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以保证其适用性的标准。服务标准通常在诸如饭店管理、运输、汽车维护、远程通信、保险、银行、贸易等领域内编制。按照标准内容的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将标准划分为术语标准、符号标准、分类标准、试验标准、规范标准、规程标准、指南标准等。术语标准是界定特定领域或学科中使用的概念的指称及其定义的标准。术语标准中界定的术语是专业领域技术交流的基础,有了被严格定义的术语,人类的科技、生产和贸易活动才能成为可能。符号标准是界定特定领域或学科中使用的符号的表现形式及其含义或名称的标准。符号标准界定的符号将便于各种语言、文化、知识背景的人民相互交流,这些符号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类标准是基于诸如来源、构成、性能或用途等相似特性对产品、过程或服务进行有规律地排列或划分的标准。分类标准通过对标准化对象按照某个属性进行分类和/或编码,从而建立秩序以促进沟通和交流。试验标准是在适合指定目的的精确度范围内和给定环境下,全面描述试验活动以及得出结论的方式的标准。试验标准有时附有与测试有关的其他条款,例如取样、统计方法的应用、多个试验的先后顺序等。适当时,试验标准可说明从事试验活动需要的设备和工具。规范标准是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以及用于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证实方法的标准。规范标准可以作为采购、贸易的基础,作为判定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性的依据,作为自我声明、认证的基准。规程标准是为活动的过程规定明确的程序以及判定该程序是否得到履行的追溯/证实方法的标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申请、评定或检验;接待、商洽、签约或交付等。规程标准使得判定各种活动是否履行了规定的程序成为可能。指南标准是以适当的背景知识提供某主题的普遍性、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或者同时给出相关建议或信息的标准。指南标准的标准化对象通常涉及宏观、复杂、新兴的主题,为了加强对这些主题的认识、揭示其发展规律,需要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具体的建议或给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这比规定具体特性、规定活动开展的具体程序或描述具体的检测方法更能满足实际需求。按照标准在实施时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进行分类,可以将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强制程度类别。ISO/IEC指南2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自愿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根据一般法或法规中的排他性引用而需要强制应用的标准,自愿性标准是自愿应用的标准。我国《标准化法》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一经发布必须执行,违反强制性标准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相关方采用。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